2022年11月20日 陳校長 閱讀(8)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關于食物的詞匯,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增加幼兒的食品衛生知識,使幼兒對食物有更多的了解。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這些東西能吃嗎》
活動準備:
彩圖若干:腐爛的水果、發了芽的土豆、發霉的花生、色彩鮮艷卻帶有劇毒的蘑菇、田螺、海鮮、貝殼、路邊的牛雜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解釋“食物中毒”的含義,讓幼兒知道人在食物中毒時所表現的狀況,如嘔吐、腹瀉、昏迷等等,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2、分別向幼兒展示每一幅圖片,可提供實物讓幼兒比較,如可用蘑菇、馬鈴薯、水果、花生等,提醒他們仔細觀察食物的形狀以及不同之處。
3、分別向幼兒講述圖片中的食物顏色、形狀等各方面特征,向幼兒講解圖片中食物的毒性。
4、讓幼兒互相交流、討論,講述自己所知道的不能吃的食物。
教學目標,少吃甜食安全教育活動學習,要求孩子們了解甜食對自己身體的危害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少吃甜食
教學過程,老師,可以在網上搜索資料,爸少吃甜食,對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給孩子們以實際案例的方式講解出來,并列舉出,甜食可以使發胖,可以壞掉人們的牙齒,可以使人的血糖升高,甜食對人體的眼睛也不好,并且要求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甜食,并且做到這種好的生活習慣
一學期一總結對于做的好的孩子,給予表揚,做的不好的孩子可以批評堅決讓孩子們做到少吃甜食這項有益處的日常生活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錄象懂得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動準備: 錄象《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每組一小筐圖片
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食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卡在喉嚨的五角星》
1.教師提問 “剛剛你們看到了什么?” “小男孩的做法對嗎?”
2.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他這樣做了會怎樣?” “你有沒有這樣做過?”
3.教師做適當小結
二、看圖片
1.教師提問 “這些東西你吃過嗎?”
2.引導幼兒討論 “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3.教師適當小結
三、游戲判斷對錯
1.教師提問 “上幼兒園時,沒有病的小明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夏天快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里?!?
2.教師小結 -不生病亂吃藥,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冷的東西吃多了對胃寶寶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險。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自由抽取圖片,并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2.教師巡回觀察,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幼兒園小班教案:路邊攤能吃嗎?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知道病從口入,做到不吃腐爛、變質的東西等簡單的衛生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照片、健康衛士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導幼兒了解不衛生的食品引發的身體狀況。 1、以“教師“的“心情變化”引出話題。 猜猜老師為什么會肚子痛?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老師不舒服的原因。 小結:貪吃東西會生病的。 二、觀察路邊小攤做點心的照片,引導幼兒懂得不吃路邊的小食。 1、你覺得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 2、照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他們衛生嗎? 小結:路邊做的食物雖然很香,但是一點也不衛生,而且也沒有營養。一些顏色的很漂亮的食物里面有很多色素,吃了會中毒的。所以我們不能去買路邊的小吃。 三、以關愛老師的健康,引發幼兒懂得愛吃蔬菜和水果等有營養的食物。 ?。?)老師身體不舒服了,怎么辦呀? ?。?)吃哪些食物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小結:少吃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能讓我們的身體很健康。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活動目標:知道病從口入,做到不吃腐爛、變質的東西等簡單的衛生 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照片、健康衛士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導幼兒了解不衛生的食品引發的身體狀況。
1、以“教師“的“心情變化”引出話題。
猜猜老師為什么會肚子痛?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老師不舒服的原因。
小結:貪吃東西會生病的。
二、觀察路邊小攤做點心的照片,引導幼兒懂得不吃路邊的小食。
1、你覺得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
2、照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他們衛生嗎?
小結:路邊做的食物雖然很香,但是一點也不衛生,而且也沒有營養。一些顏色的很漂亮的食物里面有很多色素,吃了會中毒的。所以我們不能去買路邊的小吃。
三、以關愛老師的健康,引發幼兒懂得愛吃蔬菜和水果等有營養的食物。
(1)老師身體不舒服了,怎么辦呀?
(2)吃哪些食物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小結:少吃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能讓我們的身體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