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陳校長 閱讀(15)
老子懂天文學,可以歸結為兩個字,叫“內觀”。您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而有道的人,可以內觀自己的這個“小宇宙”,直接體悟大道本源。除了老子,古往今來,只有極少數人具備這種能力,比如佛陀,他也是通過內觀,“看”到了如恒河沙一樣多的三千大千世界。而像莊子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也近似于這種境界。
老子家族世代為周朝典籍史官,專管記錄天文地理之事,后來看到周朝尚賢紛爭,貴貨而盜,見可欲于月,致民心大亂,觀彗星頻發,知諸侯將混戰,于是老子細心觀察體悟出周朝出現的日食和彗星隕落的天文現象背后隱藏的自然之理,記錄在《道德經》中!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個結論作為《道德經》的最終目標,也應該成為我們心中的“道”,趨向正義,面向光明的大道!
通過學習道德經,我們只需經常反省自己,原本的錯誤和缺點改正了沒有?能不能堅持原則立場,不被外物帶來的干擾迷惑?是不是可以排解負面情緒,始終保持一顆平平常心?堅持下去,讓自己處于愛和溫暖的內在力量之中,就可以改變現實,成就夢想!
引領后人走正道兒!走合乎規律的道兒,合乎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生命自身規律。
老子書中不但闡述了宇宙大“道”的內涵,還闡述了符合道規律的“德”,以及“仁、義、禮”的內涵,他給了我們做人,做事,修煉的最高標準,這些標準都是他自己所學、所悟、所行經驗的總結。
道德經的最終目的是教人:修身養性、全身放松,治病健身、增強記憶力、提高待人接物能力